专用车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头部企业凭借长期积累早已筑起行业壁垒。然而,市场中在售企业数量却始终居高不下,与此同时,新企业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那么,这些勇敢踏入“风暴眼”的新企业,究竟怀揣着怎样的独特优势破局而入呢?
01在售企业高位运行,新企业持续进入
2019年,专用汽车行业内在售企业数量为839家,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081家。在同一时期,新进企业数量从高峰期的200余家,逐渐滑落至2024年的不足50家。
在这一增一减的变化过程中,市场竞争格局早已悄然改变。如今的新入局者不再是毫无规划地盲目涌入,而是精准地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应急等细分赛道,试图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新蓝海。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2025年两批新企业公告的深入剖析,一探究竟,看看是哪些企业在市场激战正酣的当下,依然毅然决然地勇闯专用汽车行业。
02新玩家带资入局,锁定细分赛道
在2025年初,随着工信部新增企业名单公布,一批新势力加速入场。中车系企业率先发力——沈阳中车电动将轨道交通技术导入新能源环卫车、物流车领域,宁波绿脉则肩负中车交通高端商用车品牌输出使命;中源汽车依托白车身试制量产能力(新能源电池盒等)向整车集成突破;跨界者如小蚁电动以微型新能源三轮车切入城乡物流,卡瑞通借工业设计开拓专用车市场。
新进入企业普遍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流、环卫领域,而是将业务拓展至更多元化的场景。例如,众诚重科发力油田市场;高立装备、中广泰、美众特种车等密集布局消防与应急领域。近年来,消防与应急领域的热度不断攀升,在今年一季度的公告中,山西耀邦环境、湖北一专、湖北震序、重庆军通四家企业获批新增消防车产品品种。
这些新增企业集中体现了行业从“拼规模”到“拼技术+场景”的转型逻辑,行业整体正开始从规模扩张向专业化、高附加值赛道进行深度转型。
新企业的入局为专用汽车行业注入新活力。虽行业壁垒高筑,但它们以独特优势勇敢拓局。未来,期待这些新力量能在竞争中创新突破,共筑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