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 推荐性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运行条件》

发布时间:2025-09-01 17:24 信息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编辑:管理员 审核:管理员 浏览:58

2025年2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汽标委”)组织制定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运行条件》(GB/T 45312—2025)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同期开始实施。

此项标准制定的背景?

标小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头部汽车企业均已开展相关产品研发,部分产品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已实现商业化应用。企业定义自动驾驶系统的第一步是定义其设计运行条件(ODC),即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启动、安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条件。通过定义ODC,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和局限性,并将该功能和局限传递给自动驾驶系统或用户。在既定的条件内,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安全的启动和运行,超过了该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就会存在风险。为规范自动驾驶研发设计、保障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应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运行条件》。

此项标准经历了怎样的制定过程?

标小准:标准制定工作在工信部指导下,由全国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委会(TC114/SC34)组织开展,并于2021年正式启动,中汽中心联合30余家国内外汽车整车企业、技术方案供应商、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共同成立标准起草项目组开展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

标准制定工作经历了国内外文献整理、技术研讨等前期预研,先后组织召开十余次项目组会议和专题讨论会议,基于标准技术内容,组织多家整车企业通过定义各自产品的ODC验证草案内容合理性。标准制定过程中深入分析研究国外有关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运行范围(ODD)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动驾驶系统设计特点创新性提出ODC概念。通过会议讨论及意见征集对标准草案条款充分研讨和验证,在借鉴国际标准及科研项目先进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道路交通环境特征及系统方案设计特点,完成了标准制定主要工作。

标准主要的技术内容有哪些?

标小准:该标准适用于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M类、N类汽车,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运行条件(ODC)的基础元素集合和使用原则。

一是系统总结了定义自动驾驶系统ODC所涉及的基础元素集合,并结合元素特点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层级分类。设计运行条件在第一层级包含设计运行范围(ODD)、驾乘人员状态和车辆状态。ODD包括道路、道路设施、目标物、天气环境、数字信息;驾乘人员状态包括驾驶员/动态驾驶任务后援用户状态、乘客状态;车辆状态包括车辆运动状态、自动驾驶系统状态、车辆其他系统状态。标准中对自第一层级的ODC基础元素向下进行更为细致的元素分类,直至不可再细分的基础ODC元素层级(即最低层级)。

二是描述了ODC各类元素的使用原则,以明确自动驾驶系统对各类元素的适用性。标准要求各类元素应明确被描述为“允许”或“不允许”。“允许”指该元素不影响自动驾驶系统激活,自动驾驶系统能识别该元素并在激活状态下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不允许”指该元素会抑制自动驾驶系统激活或导致系统退出。标准中还明确了各类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说明不同元素通过组合形式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关系。

三是给出ODC编写示例。标准中以高速公路和快速路自动驾驶功能为例,分别从ODD、驾乘人员状态和车辆状态三方面给出了编写示例,供整车制造商、系统方案供应商等参考。

标准发布实施对于行业和消费者有哪些影响?

标小准:该标准旨在规范ODC基础元素集合以及描述方法,并通过附录示例说明ODC文件如何编写。标准的发布及实施有助于统一不同相关方如政府、企业、测试机构、用户等对ODC的认识和理解。企业可按照本标准定义产品的ODC,明确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安全启动的前提条件和运行的适用范围;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监管时,可以结合本标准内容选取涉及安全相关的元素,用于ODC文件申报;企业可依据本标准的ODC元素制定用户说明手册,有助于用户理解自动驾驶系统的使用条件和运行范围;测试机构可依据本标准的ODC元素,制定相应的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测试用例。

0.1123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