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荔枝之困:从《长安的荔枝》的 “鲜” 赌到冷藏车市场的 “链” 变

发布时间:2025-07-29 16:03 信息来源:专用汽车SPV 编辑:管理员 审核:管理员 浏览:60

“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是古代冷链的极致挑战: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至长安逾五千里,运输之艰可想而知。面对“不可能的任务”,马伯庸笔下的李善德,以竹筒封鲜、蜂蜡锁蒂、冰瓮藏舟——这是一场耗费三万贯、可抵百套长安豪宅的保鲜豪赌。

千年后的今天,同样的荔枝从岭南出发,乘着智能温控的冷藏车,48小时以内便可抵达全国各地。从宫廷特供到全民共享,这场跨越千年的 “鲜” 传奇迭代背后,是冷链物流改写了生鲜流通的底层逻辑:先进温控系统与食品级材料、密封技术相结合,实现协同锁鲜;规模化和技术升级降低流通成本,推动生鲜市场的普惠化。

当“鲜荔梦”褪去滤镜,冷藏车市场成为观察中国冷链现代化进程最直观、最量化的窗口。


01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2025年1-5月,国内冷藏车累计销量达2.22万辆,同比增长10.43%,其中新能源冷藏车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销量同比激增98.76%,市场渗透率攀升至32.58%。

(数据来源:《专用汽车》数据资源库)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力,更让这场 “鲜” 的革命加速向前。2025年3月,三部委联合将老旧货车补贴扩至“国四”标准,《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意见》加码新能源冷链装备;地方政府路权优待持续赋能。需求侧,生鲜电商下沉、餐饮鲜度标准提升、生物医药精密运输、鲜花物流崛起,共同驱动市场扩容。

更深远的是全球化浪潮的助推。随着RCEP生效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冷链物流正从“服务内需”向“连接全球”的方向延伸。同时,跨境电商“9710”“9810”模式普及更让冷链物流成为连接双循环的重要纽带,这一全球化趋势正为冷藏车市场打开新的增量空间,让 “长安荔枝” 的故事在更广阔的舞台续写新篇。

02集中度提升,格局调整

2025年1-5月,全国共117家企业参与冷藏车的销售,同比减少15.83%,冷链物流车优胜劣汰加速。TOP10冷藏车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至73.53%,较2024年同期上升1.13个百分点,市场向头部聚集的趋势愈发明显。

(数据来源:《专用汽车》数据资源库)

具体来看,北汽福田以7549辆的销量蝉联冠军,33.97%的市场占有率构筑起领跑优势;中国一汽虽稳列前三甲,但销量同比下滑36.92%;山东唐骏欧铃表现抢眼,销量同比暴增192.77%,展现强劲势头。

03梯度格局与新兴增长极

冷藏车市场的区域版图呈现“"三极驱动、双轨转型"的特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构成传统核心区,西南等形成新兴增长极,新能源与传统动力并行发展,共同勾勒出 “1+3” 梯度格局(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华北>西北/东北)。

华东地区以27.81%的占比列居首位,依托长三角的消费活力、密集食品产区和高附加值产业,共同支撑市场热度。西南地区(16.48%)发挥政策引导与特色农业的协同效应,超越华南地区(14.27%)跻身第二梯队。而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占比合计不足13%,呈现相对低迷的态势,但考虑到RCEP冷链贸易、"新亚欧大陆桥"建设等,实际存在潜在的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专用汽车》数据资源库)

从驿道冰瓮到智能温控,千年荔枝之困的破解,本质上是冷链物流从 “奢侈品” 到 “基础设施” 的蜕变。冷藏车市场的每一组数据增长、每一次格局调整,都是中国冷链跃迁的刻度。当曾经的 “鲜荔梦” 成为普惠民生的日常,这场跨越千年的 “链” 变,仍在丈量着中国物流现代化的深度与广度,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 “鲜” 传奇。






0.103402s